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周龙霞)深秋时节,寒意渐浓,鹤峰县五里乡下洞村的田间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连片菜地中,绿意盎然的叶片间探出鲜嫩饱满的红秆菜薹免费配资开户,村民们穿梭田间,弯腰采收,动作娴熟利落,空气里飘散着蔬菜的清新气息。

“红菜薹吃的就是一口嫩,采收一点耽误不得。”村民刘银平一边麻利地采摘,一边介绍。今年他流转了4亩地种植红菜薹,预计仅此一项就可收入1万多元,加上前期烟叶的收益,全年收成让他倍感踏实。

虽已近冬,下洞村的丰收节奏却丝毫未减。在乡村道路上,满载菜薹的收购专车往来穿梭,将村民刚采收的新鲜菜薹集中运往村里的聚鑫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厂房内,分拣、称重、打包等工序有条不紊,工人们熟练地将菜薹整理装箱后送入冻库,为发往外地的订单做足准备。

“目前已经收购了近6万斤红菜薹,主要发往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大城市,很受市场欢迎。”合作社负责人杨万林介绍,凭借优良品质,下洞村红菜薹在南方市场站稳了脚跟,预计今年全年收购量能达到三十多万斤左右。
下洞村平均海拔1200米,土地肥沃,此前长期以烟叶种植为主。但单一作物种植不仅易造成土壤退化,也难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近年来,村支两委主动谋划产业升级,通过引进市场主体、邀请外地客商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发展红菜薹种植产业,走出一条“烟菜轮作”的生态种植新路,红菜薹逐渐成为当地新兴支柱产业。

“我们这里气候凉爽,病虫害少,全程不打农药,种出的红菜薹口感脆嫩清甜,很受消费者欢迎。”杨万林透露,这里的红菜薹每亩能带来4000多元的收入,比传统种植效益大幅提升。
产业兴则村民富。据估算,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下洞村红菜薹产业产值预计可达100多万元,户均能增加经济收入1万余元。

“红菜薹产量高、价格稳、销路广,每亩能比传统作物增收三四千元。”下洞村党委书记董学龙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村里将稳步扩大种植规模,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让这根小小的“红菜薹”,真正成为村民致富的“幸福薹”。
免费配资开户
利众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